2019年6月21日 星期五

蜀山之旅1


        以下在網誌中會陸續分享我閱讀還珠樓主《蜀山劍俠傳》果麥版各冊心得。大約從去年金庸過世後,有陣子重新在網路上瀏覽與武俠相關的評點、介紹,也開始購入一些之前未蒐集的武俠小說。在這段武俠魂重新喚起的過程中,對於聞名已久的《蜀山劍俠傳》,在概略瀏覽關於李壽民和此書的介紹後,終於毅然決然地購藏這套果麥版十冊全集。關於此版本的特色,以及《蜀山劍俠傳》對後代武俠小說的深刻影響,這個網頁已有十分深入的說明,是我在網路上所見對於此書最豐富而詳實的介紹。同時該網頁也整理《蜀山劍俠傳》的許多版本,不得不說,我忽略這本書實在太久了,或許先前滿足於閱讀金庸、古龍、梁羽生等新派武俠大家之作,而自以為對武俠的探索已然足夠,武俠的世界已十分熟悉而失去審美吸引力,而將心力轉於科幻的未知世界。然而接觸《蜀山劍俠傳》後,才深覺先前的井蛙之見如此狹隘,也深覺之前讀過的武俠小說只是小菜數碟,真正的皇皇鉅著,真正的傑作,我還未縱身遨遊。就這樣,利用南北往返或一些零碎時間,慢慢一冊一冊地讀過,雖然目前尚未讀完,但已對還珠樓主深感佩服,也對這個讓人目眩神迷卻深刻貼合於傳統思想、文化的神魔鬥法、修練世界,感到好奇和神往。這個世界,對我而言,其實毫不陌生,這正吻合於我從諸多古籍、傳統小說、《西遊記》所接觸的神幻世界,更引起我對於道教神仙洞天福地等各種修道設定的探究興趣。因而《蜀山劍俠傳》是真正從傳統文化的土壤中萌芽茁壯的偉大作品,後來的武俠小說家,僅能汲取局部的武功名稱、人物設定、部分的奇遇情節,卻無法還原或再現這個豐沛的文化土壤和思想深度。因此,此書對我而言真是相見恨晚,但也或許因為我在自身領域的積澱之後,才更容易進入蜀山的世界。如果年輕一些,也可能毫無所感,無法合拍。同時,另一方面,我也慶幸是晚一些才深讀此書。雖說網路上很方便可以找到電子檔,但書籍的購藏與閱讀觸撫紙張的感受,才是一種享受。如果我很早就接觸到《蜀山劍俠傳》,也許就找當時覺得不錯的版本閱讀,便不會接觸到更晚才出版而更富收藏價值的果麥版蜀山。此套書的封面均有一大張橫跨封面封底以及內頁側邊的彩圖繪畫,甚有意境和美感,且與故事的修道思想交互輝映,因而構成了各冊彩圖鮮明美觀而全套燦爛繽紛的特色,配上專屬收藏盒和書籤,甚有質感。如果早就購入他版閱讀,就不會購藏此套,或許這也有冥冥中的遇合可言。因此誠摯推薦這套果麥版《蜀山劍俠傳》。同時後續的心得分享,大都會提到每集中的劇情以及我的閱讀感悟或聯想(主要目的是作為備忘喚起記憶之用),雖然是點到為止,但也怕讀者有被暴雷之遺憾,日後閱讀時將會失去樂趣,因而也請讀者慎取之。

蜀山劍俠傳(1)      還珠樓主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三秦        2017 11   現代小說        原典        武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民國        20181120購於博客來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對此書聞名已久,作為影響新派武俠小說梁羽生、金庸、古龍、溫瑞安、黃易等五大小說家的前輩鉅作,還珠樓主《蜀山劍俠傳》之名聲和地位,還高過與之齊名的北派五大家之外的四人()白羽、鄭證因、王度廬和朱貞木,根據網路上分類分派的稱呼,則分別冠以「奇幻仙俠派」、「社會反諷派」、「幫會技擊派」、「悲劇俠情派」、「奇情推理派」。王度廬的《臥虎藏龍》因為李安改編電影大放異彩而還保有知名度,蜀山也曾不斷改編電影而留下痕跡,而其餘諸人之作,雖也曾改編電影,但舊世代的電影風格,並無助於推闡其名聲,反而被視為舊派的象徵。然而被倪匡譽為「天下第一奇書」的《蜀山劍俠傳》,其仙俠武俠的劍仙設定,卻是最能與西方奇幻文學相提並論的東方想像。即使我當初對此書只是只聞其名,也看過改編電影,但真正讀過之後,才感到李壽民所創造的仙俠武俠世界,其繽紛詭幻,浩大格局,絕對遠勝於托爾金《魔戒》系列,而《哈利波特》更遠非其比。僅此一冊,僅能窺其局部,但卻讓我大為驚艷,也慢慢理解所謂仙俠小說的超現實設定,實在是融入傳統中國文化中釋道思想的世俗精神,而加以想像推擴而成,劍仙之超乎一般的武俠名家,就在於修練身劍合一的仙俠素養,仙骨凡胎結合的生命設定(修練可轉凡為仙),和兵解、尸解轉世的道教學說(融合佛教輪迴觀),以及證道、圓寂成仙佛的超俗境界。於是,各種神奇的法術、符籙、武功、劍招和兵器、奇花異卉、仙果靈芝、珍禽異獸、洞天福地之描繪、刻寫,超越了一般武俠小說謹步依循的歷史框架,而展開天馬行空的仙俠世界之劍俠畫卷。老年劍俠修練(千)百來歲不足為奇,少年劍俠根骨豐厚、道心堅定,加以仙緣增益、奇遇、得寶諸多遇合便成劍仙。而正邪、仙魔之對峙消長,更成為小說情節推展之主要設計,也因而想像恣肆馳騁,塑造出許多瑰麗奇妙,奪人神魄的情節轉折和鬥劍場景。謹以此第一冊而論,就從第一回的李寧、李英瓊父女;周淳、周輕雲父女,分別帶出兩條敘事線索,由周淳之舊仇毛太而帶出慈雲寺這個主線,而峨嵋派諸位劍仙如醉道人、髯道人李元化等,也一一帶出。而已臻化境、遊戲人間的嵩山二老追雲叟白谷逸、矮叟朱梅,其奇怪脾性和高絕武功,也頗讓人驚異。而峨眉劍仙領袖,開派長眉道人弟子乾坤正氣妙一真人齊漱溟,和其夫人荀蘭因學道轉世之故事,帶出一干峨嵋劍仙晚輩齊靈雲、金蟬、朱文等人,作為破慈雲寺的主力,不斷匯聚勾連。而另一方,慈雲寺的邪魔,以五台派的法元為引子,勾帶出許多反派人物,或正派入邪者或其他友好劍仙的加入,遂成鼎足兩立之勢。其於第四十回破慈雲寺,是此冊故事的一大結點,前此的許多正派劍仙匯聚,破寺之戰寫得既酣暢多變又十分驚險。破寺之後又暗藏諸多線索於其後發展。之後筆調轉入李寧父女於峨嵋棲雲洞的生活,李寧遇白雲和尚而修道於凝碧崖,李英瓊喜得神雕相陪卻被崑崙山赤城子接引至莽蒼山,而展開一段奇詭莫名的遭遇,鬥殭屍、賞梅花、鬥龍得紫郢劍(乃長眉道人之雄劍),斬山魈木魃,遇馬熊猩猿,這段孤女涉險的遭遇,比起前段諸人匯聚的龐雜與豐富,反而更具奇情詭麗之美。其後兩條主線匯聚,峨眉小派於凝碧崖辟仙府修練,其後再分成兩線,一線是李英瓊、齊靈雲出山,一線是陸心源求助,應是帶出端午對八魔一戰。此冊結束於陸心源於戴家場遇眾家豪傑一景,恐將拉引出更多人物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倪匡說,還珠樓主之《蜀山》,受《西遊記》、《水經注》影響。但有網友指出,曾與還珠樓主生活於同一時代的唐魯孫曾撰文,提到李壽民讀的是《玄天九轉道籙》、《淵海子平錄》等道教典籍,也涉及佛經、道書、練氣、禪功之外,還喜歡研究性命、星象之學,這正可見《蜀山》瑰麗奇采之根柢,來自於傳統典籍之深淵。且作者文筆雅暢優美,文言造詣極高,人物、情節設計變化多端、景物描寫寥寥數言盡得其神貌,如在眼前,讀之讓人賞玩不盡,愛不釋手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